美联储官员近期发表讲话,就利率政策、通胀预期以及对人工智能(AI)技术的监管风险表达了关切。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认为,尽管通胀下降速度缓慢,但仍需维持当前的紧缩货币政策,直到通胀持续下降趋势明确。她强调,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依然强劲,贸然调整利率可能适得其反。戴利同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对通胀和就业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时间评估其潜在影响,这与美联储另一位鹰派官员米歇尔·鲍曼的观点一致,鲍曼也主张在确信通胀持续下降后再考虑降息。
美联储对通胀的关注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2023年底通胀率为2.6%,部分分析师预测上月已降至2.4%,而1月失业率为4%,低于美联储官员认为的长期可持续水平。然而,通胀下降趋势仍不明确,这使得美联储维持谨慎态度,继续保持利率在4.25%-4.50%区间。
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对AI技术的监管风险日益重视。美联储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警告称,AI的高效性和自动化特性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例如市场趋同行为和风险集中,从而放大市场波动。他特别指出,生成式AI(GenAI)的应用可能导致市场操纵和资产泡沫。此外,非银行机构在AI应用方面的灵活性和冒险性可能导致金融活动流向监管较少的领域。巴尔强调,美联储需要密切关注GenAI对经济和政治机构的影响,并防止AI加剧经济和政治权力集中。
尽管美联储内部已开始应用AI,并建立了严格的治理体系,但巴尔也即将卸任监管副主席一职。这一变动可能对美联储的监管工作产生影响,市场分析认为,鲍曼是潜在的继任者之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即使没有监管副主席,美联储仍能推进金融监管工作。
总而言之,美联储当前面临着多重挑战:如何平衡通胀控制与经济增长,如何有效监管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在通胀预期不明朗以及AI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美联储的决策将继续受到通胀数据、就业市场表现以及AI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政策调整将不仅影响美国,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涟漪效应,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