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监管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市值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0家公司披露相关制度,央企控股公司更是积极响应。这些制度的出台旨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权益,并积极回应监管部门的要求,例如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及国资委的相关意见。
上市公司采用的市值管理工具多种多样,包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回购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交易活跃,分红和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为支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相关政策工具也相继推出,例如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2025年以来,A股公司增持回购和并购重组活动依然活跃。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市值管理制度的落地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规范的市值管理能提升市场效率、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
然而,专家也提醒需警惕“伪市值管理”的风险,例如大股东利益输送、过度分红挤压投资、回购与减持并行等行为,这些都可能损害公司长期价值和投资者利益。因此,在积极推动市值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确保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