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2月21日收盘价报5.46元,下跌1.62%,成交量245.17万手,成交额13.45亿元。从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出1.68亿元,占总成交额的12.52%;游资净流入3790.43万元,占2.82%;散户净流入1.31亿元,占9.7%。 这表明在当日交易中,机构投资者相对谨慎,而散户投资者表现出一定的买入意愿。
需要关注的是,近五日资金流向数据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波动,这需要结合市场大环境和公司基本面进行综合分析。 单纯依靠短期资金流向判断股价走势风险较高,投资者需谨慎。
融资融券方面,当日融资净偿还136.7万元,融券余量201.4万股,融券余额1099.64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2.46亿元。 近五日数据也显示出融资融券规模的相对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中国银行的风险偏好。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中国银行2024年三季报显示主营收入4783.48亿元,同比上升1.64%;归母净利润1757.63亿元,同比上升0.52%;扣非净利润1752.43亿元,同比上升0.41%。 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表现更为亮眼,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然而,高达91.56%的负债率值得关注,这可能反映出公司经营模式的风险。 363.07亿元的投资收益也对利润增长做出了贡献,但其稳定性仍需观察。
机构评级方面,过去90天内只有一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目标均价为5.58元。 这表明市场对中国银行的未来走势存在分歧。
总而言之,中国银行2025年2月21日的市场表现较为平淡,资金流向数据显示出机构和散户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公司基本面数据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但高负债率和单一机构评级都值得投资者谨慎对待。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公司基本面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切勿盲目跟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