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號稱加密世界的避風港,本應是價值穩定的代名詞。然而,最近爆出的 TrueUSD (TUSD) 事件,簡直是把這層光鮮亮麗的外皮扒了下來,露出了裡面令人作嘔的腐爛。這哪裡是什麼避風港,簡直是個暗礁遍布的死亡海域!
事情的起因,是穩定幣發行方 Techteryx 在香港提交的法院文件。這份文件像一顆深水炸彈,炸出了 TUSD 儲備金管理背後的驚天黑幕:近 5 億美元的資金,竟然被投向了流動性極差的資產,幾乎無法贖回。更令人髮指的是,孫宇晨竟然在此時出手“救助”了 TUSD。
這出戲碼,像極了電影裡才會出現的金融詐騙橋段。但問題是,這不是電影,而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是無數投資者的信任。穩定幣的本質,就是信任。一旦信任崩塌,後果不堪設想。
這讓人不禁要問:穩定幣市場究竟是怎麼了?是什麼樣的利益驅使,讓這些機構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儲備金當成自己的提款機,肆意揮霍?又有多少類似的“定時炸彈”,隱藏在其他穩定幣的背後,等待着爆發的那一天?
更讓人感到不安的是,孫宇晨在這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他的“救助”,究竟是出于善意,還是另有所圖?要知道,孫宇晨在幣圈的名聲可謂毀譽參半。他的每一次出手,都伴随着巨大的爭議。這次“救助”TUSD,難道仅仅是為了維護市場穩定?背後是否隱藏着更大的利益考量?
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結論:穩定幣市場,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黑暗,更加危險。那些打着“穩定”旗號的機構,實際上可能正在玩一場豪賭,而賭注,正是無數投資者的血汗錢。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挖掘,看看這場風暴的核心,究竟藏着怎樣的秘密。
Techteryx 從 TrueCoin 手中接過 TUSD,本以為是擁抱了金礦,沒想到卻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收購之後,Techteryx 任命 First Digital Trust (FDT) 管理 TUSD 的儲備金。這一步本身沒什麼問題,畢竟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但問題就出在 FDT 的“專業”上。
根據法院文件顯示,FDT 居然被指示將儲備金投資於一家註冊在開曼群島的 Aria 商品金融基金 (Aria CFF)。開曼群島,避稅天堂,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就讓人覺得事情不簡單。但更離譜的還在後面:大約 4.56 億美元,竟然被「不當挪用」至位於迪拜、未經授權的獨立實體 Aria Commodities DMCC。
迪拜,又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這家 Aria Commodities DMCC,究竟是何方神聖?法院文件顯示,Matthew Brittain 通過 Aria Capital Management Ltd 控制 Aria CFF,而 Cecilia Brittain 則是 Aria Commodities DMCC 的唯一股東。更勁爆的是,Cecilia 居然是 Matthew 的妻子。
這簡直是一出家庭作坊式的金融鬧劇!一家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基金,將巨額資金轉移到一家位於迪拜、由夫妻二人控制的公司。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洗錢行為?恐怕只有天知道。
Matthew Brittain 在給 CoinDesk 的郵件中聲稱,ARIA DMCC 從事貿易融資、資產開發和大宗商品交易業務,而 ARIA CFF 則為包括 ARIA DMCC 及其他第三方在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提供融資服務。
但問題是,這些「貿易融資」、「資產開發」、「大宗商品交易」,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操作卻極其不透明。這些錢究竟流向了何處?是否真的用於了合法的商業活動?還是被用於了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一家從事這些業務的公司,憑什麼能夠獲得 TUSD 儲備金的投資?FDT 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是否進行了充分的盡職調查?還是仅仅是收了好处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這一切都讓人懷疑,Aria Commodities DMCC 根本就是一家空殼公司,是 Matthew 和 Cecilia Brittain 用來洗錢和转移资产的工具。而 TUSD 的儲備金,則成了他們砧板上的魚肉,任其宰割。
更讓人覺得諷刺的是,Moore CPA Limited 出具的審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FDT 管理着 TrueUSD 儲備金中的 5.01 億美元。
審計報告,本應是財務真實性的保證,是投資者信心的基石。但在 TUSD 事件中,這份審計報告却成了一塊遮羞布,掩蓋了 FDT 的失職和縱容。
5.01 億美元,看起來數字很大,但其中有多少是真實的資產,又有多少是被挪用、被轉移、被掏空的空殼?審計報告並沒有給出答案。
FDT 作為受托機構,有義務保護 TUSD 儲備金的安全,有義務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有義務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FDT 顯然沒有履行這些義務。
他們任由 Techteryx 將儲備金投資於高風險的海外基金,他們對 Aria Commodities DMCC 的真實情況一無所知,他們對資金的流向沒有進行有效的監控。
這究竟是失職,還是同謀?恐怕只有 FDT 自己心裡清楚。
香港法院文件指出,First Digital 首席執行官 Vincent Chok 被指控將約 1,550 萬美元的未披露傭金匯入一家名為 “Glass Door” 的實體,並另外從 FDT 向 Aria DMCC 結構性地發放了約 1,500 萬美元的未經授權的貿易融資貸款,之後又被追溯性地錯誤歸類為合法的基金投資。
“匯往 Aria DMCC 的款項是公然的挪用和洗錢行為。”起訴書中寫道,“這些操作是在原告不知情、未經授權和未獲批准的情況下進行的。”
這些指控,簡直是觸目驚心。如果這些指控屬實,那麼 FDT 就不僅僅是失職,而是直接參與了挪用和洗錢的犯罪活動。
1,550 萬美元的未披露傭金,究竟流向了何處?Glass Door 這家公司,又是什麼來頭?1,500 萬美元的未經授權貿易融資貸款,最終是否真的用於了合法的商業活動?
這些問題,都需要 Vincent Chok 和 FDT 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似乎並沒有打算配合調查,而是企圖掩蓋真相,逃避責任。
TUSD 的儲備金,就像一艘在黑暗中航行的船,在 FDT 的操縱下,駛向了未知的深淵。這艘船上裝載的,不僅僅是數字貨幣,更是無數投資者的希望和信任。
但現在,這艘船已經觸礁,船上的貨物正在沉入海底。而那些本應保護貨物的人,卻站在一旁,冷眼旁觀,甚至還在试图分一杯羹。
面對排山倒海般的指控,First Digital 的首席執行官 Vincent Chok 終於坐不住了。他急忙跳出來,試圖與這場風暴撇清關係。他的說辭很簡單,也很常見:我們只是受托人,一切都是按照 Techteryx 的指示辦事的。
“First Digital Trust 完全作為受托中介行事,嚴格按照 Techteryx 及其代表提供的指示執行交易。公司並不負責獨立評估或對這些投資決策提供建議。” Chok 在給 CoinDesk 的郵件中這樣寫道。
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受托人嘛,就是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辦事。委託人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委託人指示錯誤,那責任自然不在受托人身上。
但問題是,受托人真的可以完全不負責任嗎?難道委託人讓殺人,受托人也要照做嗎?
作為一家專業的受托機構,First Digital 有義務對 Techteryx 的指示進行審查,有義務判斷這些指示是否合理、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投資者的利益。如果他們發現 Techteryx 的指示存在問題,他們有權拒絕執行,甚至有義務向監管機構報告。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First Digital 似乎完全放棄了這些義務。他們對 Techteryx 的指示照單全收,對 Aria Commodities DMCC 的真實情況漠不關心,對資金的流向沒有進行有效的監控。
這究竟是受托人的無奈,還是同謀的偽裝?
更讓人感到可疑的是,Chok 還聲稱,Aria 拒絕按照 Techteryx 的要求提前贖回資金的主要障礙之一,是他們對 TrueCoin 與 Techteryx 之間交易的反洗錢(AML)和了解你的客戶(KYC)問題感到擔憂,特別是關於 Techteryx 最終實益擁有人的真實身份。
這句話背後的信息量很大。Chok 似乎在暗示,Techteryx 的實益擁有人身份不明,存在洗錢的風險。而 Aria 正是因為擔心洗錢問題,才拒絕提前贖回資金。
如果 Chok 的說法屬實,那麼 First Digital 早在 Aria 拒絕贖回資金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 Techteryx 存在問題,就應該立即停止合作,並向監管機構報告。
但他們並沒有這麼做。他們仍然繼續按照 Techteryx 的指示,將 TUSD 的儲備金投資於 Aria,直到事態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這難道仅仅是受托人的無奈嗎?恐怕很難讓人信服。
面對 Vincent Chok 的指責,Aria 集團的 Matthew Brittain 自然也不甘示弱。他立即跳出來反駁,稱 Techteryx 對於相關的投資期限承諾完全知情,這些內容已在投資 ARIA CFF 時訂戶所同意的合同中寫明,並在發行說明書中有明確列出。
這句話的意思是,Techteryx 明知道 Aria 的投資期限很長,流動性很差,但他們仍然選擇投資,這完全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與 Aria 無關。
Brittain 還呼應了 Chok 對 Techteryx 實益所有權的擔憂,指出《華爾街日報》曾就此話題進行過報道。
香港法院傳票中將李金梅列為 Techteryx 的最終實益擁有者。Techteryx 的一位發言人確認,該人並非媒體曾提及的前實益擁有者 Jennifer Yiyang,盡管部分媒體報道存在混淆。
“該訂戶尚未解決這些問題,”Brittain 補充道,所指即是關於實益所有權的疑慮。
這句話的意思是,Techteryx 的實益擁有人身份仍然存在爭議,他們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Brittain 的反擊,將矛頭再次指向了 Techteryx。他似乎在暗示,Techteryx 才是這場風暴的罪魁禍首,而 Aria 只是被 Techteryx 利用的棋子。
那麼,Techteryx 究竟在隱瞞什麼?他們的實益擁有人身份,為什麼會如此神秘?這其中是否隱藏着更大的秘密?
無論真相如何,First Digital 和 Aria 之間的互相指責,都暴露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TUSD 的儲備金管理,存在着巨大的漏洞。這些漏洞,不僅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也讓無數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正當 TUSD 深陷財務危機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它的處境雪上加霜。2023 年年中,位於內華達州、與本案無直接關聯的獨立加密托管機構 Prime Trust 突然被州監管機構接管。而 Prime Trust,正是 TrueUSD 的法幣通道合作方。
Prime Trust 的崩潰,對於 TUSD 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法幣通道,是連接加密世界和傳統金融世界的重要橋樑。如果法幣通道出現問題,用戶就無法順利地將法幣兌換成 TUSD,也無法將 TUSD 兌換成法幣。這將嚴重影響 TUSD 的流動性和用戶的信心。
州監管機構指控 Prime Trust 不當動用了客戶資金以滿足提現請求,引發了外界對其財務穩定性的嚴重擔憂。
內華達州的法院文件顯示,Prime Trust 拖欠約 8,500 萬美元的法幣義務,而當時可用資金僅約為 300 萬美元。
這意味着,Prime Trust 已經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而 TUSD 的用戶,很有可能無法從 Prime Trust 那裡拿回自己的法幣。
Prime Trust 的崩潰,不僅讓 TUSD 的法幣通道受到了影響,也讓整個穩定幣市場都受到了震動。人們開始擔心,其他穩定幣的法幣通道是否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更糟糕的是,2024 年 9 月,TrueCoin 和 TrustToken(在 Techteryx 接手前為該穩定幣的所有方)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和解,原因是他們被指控虛假宣傳 TrueUSD 為“完全由美元支持”,但實際上卻祕密將儲備資金投資於高風險的海外基金。
盡管未承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也未披露與 Aria 相關公司的海外投資詳情,TrueCoin 和 TrustToken 同意支付總額略高於 50 萬美元的民事罰金並返還非法所得,以了結其涉嫌欺詐和非法證券發行的指控。
SEC 的和解,表面上是結束了一場訴訟,但實際上卻掩蓋了更多的真相。為什麼 SEC 只起訴了 TrueCoin 和 TrustToken,而沒有起訴 Techteryx 和 First Digital?為什麼 SEC 沒有披露與 Aria 相關公司的海外投資詳情?
這一切都讓人懷疑,SEC 的和解,是否受到了某些政治或商業因素的干擾。是否有人试图掩盖真相,保护某些利益相关者?
50 萬美元的罰金,對於 TrueCoin 和 TrustToken 來說,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但對於那些受到損害的 TUSD 用戶來說,卻是杯水車薪。他們不僅無法拿回自己的資金,也無法得到一個公正的交代。
SEC 的和解,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面對 SEC 的指控,Aria 的 Brittain 也坐不住了。他表示,從一开始將穩定幣儲備資金投資於 Aria 就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決定。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ARIA CFF 從未將其投資策略宣傳為高度流動性,或適合用於穩定幣的儲備金。”
這句話的意思是,Aria 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将 ARIA CFF 作为稳定币的储备金。他们只是提供了一种投资选择,而 TrueCoin 和 TrustToken 自己选择了这种高风险、低流动性的投资。
Brittain 的辯解,试图将责任推卸给 TrueCoin 和 TrustToken。但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 ARIA CFF 会接受稳定币的储备金投资。难道他们不知道,稳定币的储备金需要高度的流动性,以满足用户的提现需求吗?
无论 Brittain 如何辩解,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ARIA CFF 并不适合作为稳定币的储备金。而 TrueCoin、TrustToken 和 Techteryx,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将用户的资金投资于这种高风险的资产。
TUSD 的遭遇,就像一艘在狂风暴雨中航行的船。先是遇到了财务危机,然后又遭遇了法币通道的崩塌,最后又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调查。这艘船已经千疮百孔,随时都有可能沉没。
在 TUSD 瀕臨崩潰之際,孫宇晨如同救世主般降臨。他出手為 TUSD 提供了應急流動性支持,這筆支持被設定為一筆貸款。
孫宇晨的“英雄救美”,看似是為了維護市場穩定,避免 TUSD 崩盤對整個加密市場造成衝擊。但問題是,孫宇晨真的這麼好心嗎?
要知道,孫宇晨在幣圈的名聲可謂毁誉参半。他以营销炒作和高调作风著称,每一次出手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他的真实目的,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這次“救助”TUSD,難道仅仅是為了維護市場穩定?還是另有所圖?
有人认为,孫宇晨是看中了 TUSD 的市場份額。如果 TUSD 崩盤,這部分市場份額就會被其他穩定幣瓜分。孫宇晨出手“救助”,實際上是為了保住 TUSD 的市場份額,並伺機将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也有人认为,孫宇晨是想借此機會,掌握 TUSD 的控制權。通過提供流動性支持,孫宇晨可以獲得 TUSD 的債權,甚至可以通過債轉股的方式,直接控制 TUSD 的運營。
無論孫宇晨的真實目的是什麼,他的出手都讓 TUSD 的局面更加複雜。TUSD 的命運,不再仅仅掌握在 Techteryx 手中,也受到了孫宇晨的影響。
孫宇晨的介入,讓 TUSD 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誰在操控 TUSD?是 Techteryx,是孫宇晨,還是另有其人?
根據法院文件,盡管穩定幣發行方已無資金可用,Techteryx 團隊仍將 4 億枚 TUSD 隔離處理,以確保散戶用戶仍能正常贖回,代幣持有者不受影響。
Techteryx 的這個舉動,看似是為了保護散戶投資者的利益。但實際上,卻是一種權宜之計。
將 4 億枚 TUSD 隔離處理,意味着這些 TUSD 無法參與市場流通,也無法用於償還債務。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散戶投資者的利益,但也限制了 TUSD 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Techteryx 的這個舉動,也暴露出了一個令人担忧的事实:TUSD 的儲備金,已經不足以支持所有 TUSD 的贖回。如果所有 TUSD 持有者都要求贖回,TUSD 很可能會崩盤。
4 億枚 TUSD 的隔離策略,就像是一道堤壩,暂时阻止了洪水的蔓延。但這道堤壩是否能够承受住洪水的冲击?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4 億枚 TUSD 的隔離策略,既是幸運,也是不幸。幸運的是,他們可以暫時安全地贖回自己的 TUSD。不幸的是,他們仍然面临着 TUSD 崩盤的風險。
TUSD 的未來,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它能否走出困境,重拾投資者的信心?還是会走向崩潰,成为加密市場的又一个牺牲品?
這一切,都取決於 Techteryx、孫宇晨,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將直接影響無數投資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