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扩大有效投资,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政府债券,特别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将扮演关键角色。
规模扩张与发行节奏优化:
2025年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将显著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额度均将增大,专项债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至5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元,另有1万亿元用于支持六大行补充资本。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将前置,预计上半年集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发行时间错位,避免冲击银行体系流动性。
专项债:扩大投向,增强乘数效应:
专项债是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重要手段。2025年,专项债将继续优化投向结构,扩大投向领域,包括支持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以及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等经济新动能领域,同时加大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力度。专项债的乘数效应显著,内蒙古的经验显示其带动社会投资比例高达1:5。虽然支持“土储”和“收储”能调节房地产市场供需,但由于需要确保项目收益,其占比不会过高。
制度优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是做好政府投资“乘法”的关键。2025年,政府将通过制度优化提升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效率。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适度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权和灵活性,这意味着专项债项目审核自主权有望下放至省级政府,简化审核流程。地方政府更了解地方实际情况,下放审批权能够提升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需要加强绩效管理和项目库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高效合规使用。此外,提升专项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质量,加强风险防控,将专项债资金闲置和使用管理情况纳入地方财政绩效考核范围也至关重要。
总结:
2025年中国政府债券政策将以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效率提升为核心,通过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 这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控制,最终实现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