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6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特朗普政府已要求欧洲盟友在4月20日复活节前促成俄乌停火。这一举动引发广泛关注,其背后隐藏的复杂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值得深入探讨。
2月1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证实,俄外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已飞往利雅得,将与美国代表举行会晤。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俄谈判绕过了欧洲和乌克兰,直接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出乎了欧洲的意料,也暗示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变。一些欧洲官员认为,在2025年底前达成解决方案更为现实。
特朗普政府的举动不仅仅在于直接与俄罗斯谈判,还包括邀请俄罗斯重回八国集团。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从东欧战场战略收缩,将重心转向与中国竞争的体现。通过拉拢俄罗斯,美国试图避免俄罗斯完全倒向中国,维持一种“等距三角关系”。
然而,特朗普政府急于结束俄乌战争的背后,更深层的经济逻辑是联合俄罗斯和沙特压低油价。这将有助于以更低廉的价格补充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拜登政府时期曾大量抛售),并对冲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同时,降低油价也为施压美联储降息,从而降低债务利息支出,减少财政赤字提供了更多理由。美国2025财年迄今的赤字已高达8400亿美元,远超2024财年的5320亿美元。
特朗普在两个总统任期内都持续要求降低油价和利率,这也解释了为何选择沙特作为美俄谈判的第三方平台。
尽管美俄谈判已启动,俄乌冲突似乎正走向终局,但特朗普能否在百日内结束战争仍存疑。此举忽视了其他关键参与方的利益,即使达成协议,其公正性和长期有效性也难以保证。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强调的,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最终途径,历史将最终作出公正的裁决。中国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之间的对话。但同时,我们也期待所有相关方都能参与到和平进程中,特别是欧洲,作为冲突发生地,欧洲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共同解决危机的根源性问题,建立均衡、有效且可持续的安全框架,确保欧洲的长期稳定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