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信息就是力量。但如同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許多投資者身處迷霧之中,被別有用心者製造的虛假表象所迷惑。本文將深入揭露那些有風險投資(VC)支持的項目方,如何系統性地操縱市場,為其代幣價格的操控鋪平道路。
過去,人們詬病的是“低流通量/高FDV(完全稀釋估值)”的代幣模式。而現在,一些項目方變本加厲,不再專注於開發有實際價值的產品,反而通過人為手段壓低代幣的真實流通量,並刻意抬高“虛假流通量”,以方便控盤和獲利。
這些項目方的目標很明確:
這種情況下,項目方會辯解:“不不不!我們才不是什么低流通量/高FDV的代幣,是’社區第一’的代幣!”
一個TVL(總鎖倉價值)僅為400萬美元的項目,其FDV(完全稀釋估值)竟然超過100億美元?這背後的原因是:Mantra Chain控制了絕大部分OM代幣的流通量。他們將7.92億枚OM(佔總流通供應量的90%)集中存放在同一個錢包中。
mantra1nc3wrnq7swa0c66nf873g8y4p7q06ezqzyct22
當被問及此事時,Mantra Chain的聯合創始人JP Mullin聲稱這是一個“鏡像錢包”,但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那麼,如何估算Mantra Chain的真實流通量?
簡單的計算方法如下:
但即使是1.88億枚OM的流通量也可能被高估。因為項目團隊可能通過“女巫攻擊”等手段,偽造賬戶騙取空投,從而控制更多的代幣。據估計,團隊曾部署約1億枚OM代幣進行空投女巫攻擊。
因此,真正的市場流通量可能僅為8800萬枚OM!這意味著Mantra Chain的實際流通市值僅為5.26億美元,與CoinMarketCap上顯示的63億美元相差甚遠。
較低的代幣流通量使得操縱OM的價格變得更加容易。做空OM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因為項目團隊可以隨意拉盤或砸盤。此外,Tritaurian Capital(一家與Mantra Chain關係密切的公司)以及一些中東基金和做市商也可能參與了價格操縱。
Mantra Chain對空投計劃的謹慎態度以及設置鎖倉期的決定,可能也是為了避免增加代幣的實際流通量,從而導致幣價暴跌。
總之,Mantra Chain的做法可以被視為一場蓄意策劃的圈套,旨在減少代幣的實際流通量並拉高OM的價格。
Movement Labs在空投申領過程中設置了諸多限制,導致大量用戶無法領取空投,從而達到控制流通量的目的。
具體操作如下:
最終,只有5870萬枚MOVE被認領,僅佔原本預計空投的10億枚MOVE的5%。
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MOVE代幣自行報告的流通量為24.5億枚。
但根據Move的代幣經濟模型,完成申領後,流通的代幣應該只有20億(基金會+初始申領部分)。因此,至少有4.5億枚MOVE的來源不明。
計算真實流通市值:
實際流通量僅為報告數據的20%。
在實際流通量極低的情況下,Movement做了什麼?
此外,該團隊還在TGE(代幣生成活動)前後每月向中國KOL營銷機構支付70萬美元,以求在幣安交易所上架,並在亞洲市場尋找接盤者。
正如Rushi所說:
Kaito是這份名單中少數擁有實際產品的項目,但其空投活動也存在類似的流通量操縱嫌疑。
如同CBB指出的,Kaito的空投申領率很低,這直接影響了實際流通量。
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Kaito的流通供應量為2.41億枚(對應市值3.14億美元)。這個數字可能包含幣安交易所持倉者的持幣量、流動性激勵計劃代幣、基金會分配的代幣以及初始社區份額和申領代幣。
計算真實流通量:
實際流通量 = 2.41億KAITO - 0.68億(未申領代幣數) - 1億(基金會代幣) = 0.73億KAITO
實際流通市值約為9490萬美元,遠低於CoinMarketCap的報告數據。
相比其他項目,Kaito的可信度相對較高,它確實有能創造收益的產品,且團隊的不良行為記錄也相對較少。